外墻保溫材料試驗步驟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
Ⅰ以泡沫塑料保溫板為保溫層的薄抹灰外保溫系統(tǒng),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:
1)第一階段應為高溫一淋水循環(huán)80次,每次應為6h首先應升溫3h,使試驗墻板表面升溫至70C并恒溫在(70±5)C,其中升溫時間應為1h。其次應向試驗墻板表面淋水1h,水溫應為(15±5)C,水量應為(1.0~1.5)L/(m2·min)。蕞后應靜置2h
2)第二階段應為狀態(tài)調節(jié)且應持續(xù)至少48h。
3)第三階段應為加熱冷凍循環(huán)5次,每次應為24h。首先應升溫&h,使試驗墻板表面升溫至50C并恒溫在(50±5)C,其中升溫時間應為1h。其次應降溫16h,使試驗墻板表面降溫至一20C并恒溫在(-20±5)C,其中降溫時間應為2h。
2厚抹灰外保溫系統(tǒng)和以保溫漿料為保溫層的薄抹灰外保溫系統(tǒng),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:
1)第一階段應為高溫一淋水循環(huán)80次,每次應為6h。
首先應升溫3h,使試驗墻板表面升溫至70℃并恒溫在(70±5)C,其中恒溫時間不應小于1h。其次應向試驗墻板表面淋水1h,水溫應為(15±5)℃,水量應為(1.0~1.5)L/(m2·min)。蕞后應靜置2h
2)第二階段應為狀態(tài)調節(jié)且應持續(xù)至少48h。
3)第三階段應為加熱一冷凍循環(huán)5次,每次應為24h。首先應升溫8h,使試驗墻板表面升溫至50℃并恒溫在(50±5)C,其中恒溫時間不應小于5h。其次應降溫l6h,使試驗墻板表面降溫至-20℃并恒溫在(-20士5)C,其中恒溫時間不應小于12h。
A.2.3觀察、記錄和檢驗時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Ⅰ每4次高溫淋水循環(huán)和每次加熱冷凍循環(huán)后,應觀察試驗墻板岀現(xiàn)裂縫、空鼓、脫落等情況并做記錄。
2試驗結束后,狀態(tài)調節(jié)應為7d,且應符合現(xiàn)行行業(yè)標準《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》JGJ⌒110規(guī)定的試驗方法,并應按下列規(guī)定檢驗拉伸粘結強度:
1)對于粘貼保溫板薄抹灰外保溫系統(tǒng),試樣切割尺寸應為100mm×100mm,斷縫應切割至保溫層表層。
2)對于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外保溫系統(tǒng)和現(xiàn)場噴涂硬
泡聚氨酯外保溫系統(tǒng)等保溫層現(xiàn)場成形的薄抹灰外保溫系統(tǒng)及膠粉聚苯顆粒漿料貼砌EPS板外保溫系統(tǒng)等復合保溫層的薄抹灰外保溫系統(tǒng),試樣切割尺寸應為100mm×100mm,斷縫應切割至基層墻體。
A.2.4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:
1外保溫系統(tǒng)構造示意圖;
2外保溫系統(tǒng)主要組成材料規(guī)格、類型和主要性能參數(shù);
3外保溫系統(tǒng)在試驗墻板上的安裝細節(jié);
4試驗墻板裂縫、空鼓、脫落等情況;
5拉伸粘結強度或系統(tǒng)抗拉強度;
6試驗前試驗墻板全身正面照片;
7試驗后試驗墻板全身正面照片。
A.3系統(tǒng)耐凍融性能試驗方法
A.3.1試樣制備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當采用以純聚合物為粘結基料的材料作飾面涂層時,應對下列兩種試樣進行試驗:
1)由保溫層和不包含飾面層的抹面層構成的試樣;
2)由保溫層和包含飾面層的防護層構成的試樣。
2當飾面層材料不是以純聚合物為粘結基料的材料時,試樣應包含飾面層。當使用多種飾面材料時,應按不同種類的飾面材料分別制樣。當僅顆粒大小不同時,可視為同種類材料。
3試樣尺寸應為500mm×500mm,試樣數(shù)量應為3件。
↓試樣周邊應涂密封材料密封。
A.3.2試驗步驟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
1應凍融循環(huán)30次,每次應為24h。
1)應在(20±2)C自來水中浸泡8h。當試樣浸入水中時,應使抹面層或防護層朝下,使抹面層浸入水中,并應排除試樣表面氣泡。
2)應在(-20±2)C冰箱中冷凍16h。試驗期間當需中斷試驗時,試樣應置于冰箱中并應在(-20±2)C下存放。
2每3次循環(huán)后應觀察試樣岀現(xiàn)裂縫、空鼓、脫落等情況,并做記錄。
3試驗結束后,狀態(tài)調節(jié)應為7d,并應按本標準第A.7.2條的規(guī)定檢驗拉伸粘結強度
A.4系統(tǒng)抗沖擊性試驗方法
A.4.1試樣制備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試樣應由保溫層和防護層構成
2試樣尺寸宜大于600mm×400mm,玻纖網不得有搭接縫;
3每一抗沖擊級別試樣數(shù)量應為1個;
↓試樣在標準養(yǎng)護條件下應養(yǎng)護14d后在室溫水中浸泡7d,飾面層向下,浸入水中的深度應為3mm~10mm。當試樣從水中取出后,在試驗環(huán)境下狀態(tài)調節(jié)應為7d。
A.4.2試驗方法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應將試樣保護層向上平放于光滑的剛性底板上,使試樣緊貼底板。
2試驗分應為3J和10J兩級,每級試驗應沖擊10個點。3J級沖擊試驗應使用質量為500g的鋼球,在距離試樣上表面0.61m高度自由降落沖擊試樣。10J級沖擊試驗應使用質量為l000g的鋼球,在距離試樣上表面1.02m高度自由降落沖擊試樣。沖擊點應離開試樣邊緣至少100mm,沖擊點間距不得小于
100mm。應以沖擊點及其周圍開裂作為破壞的判定標準A.4.3結果判定時,10J級試驗10個沖擊點中破壞點不超過4個時,應判定為10J級。10J級試驗10個沖擊點中破壞點超過4個,3J級試驗10個沖擊點中破壞點不超過4個時,應判定為3J級。試驗報告中應寫明抹面層和飾面層厚度以及玻纖網類型和層數(shù)。
A.5系統(tǒng)吸水量試驗方法
A.5.1試樣制備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試樣應分為兩種,一種由保溫層和抹面層構成,另一種由保溫層和防護層構成。
2試樣尺寸應為200mm×20mm,保溫層厚度應為50mm,抹面層和防護層厚度應符合受檢外保溫系統(tǒng)構造規(guī)定。
每種試樣數(shù)量各應為3件。
3試樣在標準養(yǎng)護條件下養(yǎng)護7d后,應將包括保溫材料在內的試樣四周做密封防水處理。
A.5.2試樣預處理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1應將試樣按下列步驟進行三次循環(huán):
1)應使試樣抹面層或防護層朝下浸入水中并使表面完全濕潤,浸入深度應為3mm~10mm,浸泡時間應為24h
2)應在(50±5)℃的條件下干燥24h。
2完成循環(huán)后,應進行至少24h狀態(tài)調節(jié)。
A.5.3試驗步驟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
1測量試樣面積應記為A。
2應使試樣抹面層或防護層朝下浸入水中并使表面完全濕潤,浸入深度應為3mm~10mm。浸泡3min后應取出用天平稱取試樣質量,并以此作為試樣初始質量m。然后應再次浸入水中,且24h后取出,并用濕毛巾迅速擦去試樣表面明水,測定浸水后試樣質量應記為m。
A.5.↓系統(tǒng)吸水量應按下式計算,試驗結果應以3個試驗數(shù)據(jù)的算術平均值表示,并應精確至1g/m2:
M=式中:M吸水量(g/m2);
m試樣浸水后的質量(g);
m—試樣初始質量(g);
A—試樣面積(m2)。
